讲真,最近这个2000万停车费的新闻,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,还是荒诞派的那种。
开头就是一个单点爆破。四川瓦屋山,一个大哥停了不到5小时车,扫码一看,21474836.47元。我特地数了一下,八位数,小数点后面还带俩。我当时就想,这哪里是停车场,这分明是一个修仙门派的收费入口,你停的不是车,是你的凡胎肉体,这2000多万,是你飞升成仙的门票钱。
更骚的操作是,底下还写着“已使用停车券减免5元”。
这是什么?
这是侮辱。
这是赤裸裸的、不加掩饰的、来自上帝视角的嘲讽。就好像你被人打断了三根肋骨,对方扶起你,帮你弹了弹身上的灰,然后说,“你看,我对你多好。” 两千多万都收了,还在乎这5块钱?这操作,太阳看了都得一个趔趄,直接从东边掉下去。
事情一上网,瞬间爆炸。网友们开始整活儿了,各种段子齐飞。什么“建议车主直接把车留下,过户给停车场,还得倒找钱”,什么“瓦屋山准备靠停车场IPO了”,典中典。
这很正常,群众们看到这种离谱的事情,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,第二反应就是狂欢。因为这事儿太魔幻了,魔幻到不像真的,更像一个剧本。
但最精彩的部分来了,更多的“受害者”跳了出来,晒出了一模一样的账单,同一个停车场,同一个数字:21474836.47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一个惊天大案,一个有组织的金融诈骗团伙,用停车场当幌子,准备搞一票大的?
坏了菜了,格局小了。
真相是,这根本不是景区的停车场。景区工作人员一脸委屈,说这锅我们不背,那是外面酒店的,我们自己的停车场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。酒店又把锅甩给社区。最后社区一个哥们儿才扭扭捏捏地说,啊,那个,是我们系统坏了。
系统坏了。
就这么简单。
而且,那个21474836.47,是一个程序员看了会会心一笑的数字。它是计算机32位有符号整型能表达的最大值。说白了,就是一个BUG,一个因为程序写得太烂,导致数据溢出后系统自动弹出的“遗言”。
这就像你问一个机器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,它CPU烧了,最后屏幕上显示出一串乱码。这串2147开头的数字,就是这个停车场收费系统对自己无能的最后一声呐喊。
所以整件事的逻辑链是什么?
一个外包的、可能几千块钱做的垃圾收费系统,出了个教科书级别的BUG。然后一个车主,发现了这个BUG。
诶,高潮来了。
这个大哥,在发现BUG之后,并没有当场跟工作人员吵闹,而是非常冷静地找到了工作人员,沟通,然后支付了正常的停车费,20块钱。
对,你没看错,二十块。
然后他开车走了,风平浪静。
第二天,他把那张两千多万的截图,发到了网上,并且完美地隐去了自己只付了20块钱这个事实。
瞬间,他从一个普通的游客,变成了一个被资本压迫的、值得全网同情的“受害者”。流量,关注,评论,铺天盖地而来。
我作为一个常年在网上冲浪的中年人,看到这里,我悟了。
我彻底悟了。
这大哥才是真正懂传播学的“雷电法王”。他根本不是在维权,他是在“创作”。他把一个平平无奇的系统故障,当成了一个行为艺术的素材,进行二次加工,最后变成了一个引爆全网的“作品”。
这是一种什么精神?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。
在当下的流量世界里,事实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情绪。谁能最快地、最精准地挑动大众的情绪,谁就是赢家。大哥不是不懂技术,他太懂人性了。他知道那张两千多万的图有多大的冲击力,也知道“景区欺客”这个标签有多么容易点燃人们的怒火。
他不过了,他也不想让景区好过。他不需要赔偿,他需要的是关注。
最好的营销不是做广告,而是直接引爆一个社会议题,让自己成为议题的中心。从这个角度看,大哥是天才。
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,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。把他比作天才,好像是在夸他。
但他这种行为,本质上就是一种污染。
他污染了公共的信任空间。以后再有人遇到真正的问题,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,这会不会又是一个来骗流量的?
这让我想起汽车圈的一些发布会,天天在那讲什么“遥遥领先”,什么“颠覆行业”,什么“重新定义”。讲一堆高大上的技术名词,什么800V高压平台,什么碳化硅,什么激光雷达。但这些东西,对于一个只想安安稳稳从A点到B点的普通人来说,真的那么重要吗?
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我的车在下雨天别漏水,重要的是我的车机别在我开车的时候突然死机,重要的是出了问题别让我跟客服扯皮半天。
就像这个停车系统,你吹得再牛逼,能链接宇宙,能自动缴费,结果连个最基本的数字都搞不对,那你就是个废物。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马斯克,在“老头乐”。只要大爷躺得快,你再牛的算法也得认栽。一个道理。
所以这件事的结局是什么?停车场紧急修复了BUG,贴上了告示。景区发了声明,撇清了关系。发视频的大哥,在流量的狂欢过后,选择了沉默。
一地鸡毛。
但这件事给我们这些看客,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考题。
在一个所有东西都可以被视为“表演”的时代,我们该相信什么?
那个2147万的数字是假的,但它引发的愤怒是真的。大哥只付了20块钱是真的,但他想博取流量的表演也是真的。
一切都像是薛定谔的猫,真假叠加态。
所以,最终的结论是什么?
结论就是,别去纠结真假了。这个世界就是一场大型的、荒诞的、充满BUG的草台班子演出。你要做的,不是去当一个较真的观众,而是学会欣赏这种荒诞。
你看,那个2000万的账单,是不是就像一个压缩毛巾,扔到舆论的水里,瞬间就膨胀成了一个巨大的、吸满口水的怪物?
这本身,就比任何电影都精彩。
这太疯狂了。
真的,太疯狂了。
就问你怕不怕?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
配资行业门户,正规股票平台,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